025-52390195
15190477151
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上周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,中國有550多家無廠半導體設計公司,但其中至少100家將在兩年內消失。iSuppli公司的中國研究分析師Vincent Gu在報告中寫道:“中國的無廠IC設計產業兩級分化,約有50家廠商取得成功,而其余的則在掙扎求生。”
該分析與我的看法類似。當我開始研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時候,心理裝了兩個簡單的問題:中國能否找到建立自己的半導體產業的途徑?如果能找到,誰將成為中國的英特爾?
日本半導體產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,而且日本消費電子產業非常強大。東京的金融支持與貿易保護政策最終引發了美日貿易戰。
韓國也采取了類似的產業政策,包括特別重視政府扶持、大規模生產與模仿國外競爭對手。這種方式創造了三星電子這樣的垂直整合型產業巨頭。
在尋找中國的英特爾過程中,我的第一個本能動作是觀察中國的海歸工程師。畢竟,臺灣地區芯片產業的誕生離不開張忠謀等海外回歸人才的貢獻。臺積電等晶圓代工廠商的成功,不僅使臺灣成為芯片生產中心,而且成為下一代工藝技術開發的中心。